“謝謝你們,真的非常感謝……”家屬一聲聲真誠的感謝回蕩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病區,因為就在剛剛72歲的程老先生被醫生告知身體恢復良好,達到出院標準,可以順利出院了。程老先生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成功救治的醫院首例食管-縱隔瘺合并雙肺間質纖維化并感染患者。出院后,家屬特地為醫護人員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一、攻克感染關
談起程老先生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都感慨地說:“真的很不容易,但也很慶幸最終有個好結果。”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謝加利主任介紹說:“程老先生患有“肺間質纖維化”,間斷咳嗽12年。兩年前又確診了胃癌,長期口服藥物治療,家屬將程老送到醫院的時候,情況非常差,一直在發熱,還伴有咳嗽、嘔吐。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發現血炎性指標均明顯升高,雙肺間質性改變并感染,一開始我們以‘肺間質纖維化合并重癥感染’為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
在程老入院后查房時,北醫三院專家張玉梅教授及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謝加利主任又仔細詢問了程老先生病史,查體中發現除肺部間質性改變的典型啰音外,患者劍突下壓痛明顯,且腹痛與體位變換明顯相關,最初以為患者因原發病胃癌引起的腹痛。但經過科室充分討論考慮患者可能存在食管破裂、腸梗阻不能排除,立即進行了消化道造影檢查證實確實存在食管-縱隔瘺,且腸梗阻明顯。
二、攻克營養關
經邀請普外科、消化科專家進行大會診后,考慮患者存在肺部感染又反復高熱,應該加強營養支持,但食管破裂需禁食水,而且患者因胃癌導致食管-賁門結構改變,行留置胃管及胃腸減壓困難,經內鏡引導下行胃-空腸管置入術又因食管破裂不能進行,外周靜脈營養支持有限,治療上困難重重……
面對困難,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北京專家張玉梅教授和謝加利主任為程老制定精密的治療計劃并全程指導,主治醫生李院玲放棄休息,日夜守候,嚴密監控患者病情,歷時20天的精心治療與優質護理最終幫助患者克服了重度感染、腸梗阻、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下肢靜脈血栓等危險關口。復查胸部CT雙肺病變較入院好轉,復查上消化道造影,食管破裂已痊愈,程老逐漸可以進食流食,而且沒有發熱、腹痛、嘔吐等不適。程老現已康復出院,隨訪時家屬笑著說吃飯比以前吃的多了。
北京專家張玉梅教授提醒廣大群眾:
食管-縱隔瘺穿孔分為異物性和自發性,是一種容易漏診、誤診,后果嚴重的疾病,如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病死率極高。食管-縱隔瘺由于外傷、食管癌等引起的食管縱隔相通的疾病,大多數表現為進食后嗆咳、嘔吐,長期反復下呼吸道感染甚至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偶見咯血,其發生率約5%-10%,一旦發生,大多死于重癥感染、營養不良,中位生存期僅2-3個月。建議大家吃飯時細嚼慢咽,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及時就醫。